山中客

【个人解读】priest杀破狼里的创作手法

Necoya:

入坑好几个月,想写些不同角度的解读。这文不是剧情解读,而是从读者角度出发,就为什么会觉得这篇文写得好;和从创作者角度出发,杀破狼中值得学习的创作手法的探讨。因为我有时也会画原创故事,总苦于自己的剧本不够令自己满意,希望对此尽量客观分析,对自己和其他创作者有所启发。但完全是门外汉随便写写,看过就算比较好……


==


背景设定方面,杀破狼是架空,古风+蒸汽朋克,很少见的设定。但大量设定能在近现代史中找到原型,这样的设定既减少了和同题材设定的重复率,让读者感到新鲜,又不至于陌生难理解,能产生共鸣感。多风格设定融合,但取材于现实,能减少逻辑缺陷,增加观众共鸣感,是个SF题材很好的技巧。


==


人物方面,主角为例:


顾昀是个很杰克苏的人设。四境统帅,战无不胜,位居侯爷,武功高强,风流倜傥,颜值还高,这个人设开挂到整个国家的仗似乎都只有他能平定……按理说是个很给观众距离感的角色。


而P大如何拉近这个角色与观众的距离的呢。


他聋瞎。角色太完美,要增加先天缺陷获得平衡。但这不算是很好的设定,薛定谔的聋瞎,靠陈姑娘的万能药就能暂时恢复……不过杀破狼是SF文,所以这点P大随便编只要自圆其说就好。通常很多主角都会有这种设定,苏得不行,但性格不好之类的,就是个人设的平衡,还能引起读者的好奇


他被猜忌。这是君臣文的常用设定,毕竟鸟尽弓藏的帝王心术从古到今都有。同历史规律共鸣,还能引起读者同情


他没有音乐诗词天分。也是一个人设平衡的设定,但他比起聋瞎设定,我觉得更合理,因为符合逻辑。听力不足导致音感不足,武将身份导致文采不够,有因有果。人设方面如果能细挑因果,那是个加分点。


矛盾设定。例如顾昀强但身体逐渐变差,例如长庚聪明但多次毒发精神不稳,例如李丰多疑猜忌但有国家责任。人性是多面的,总说多设定圆形人物,我觉得就是矛盾设定,让好人不至于完美,让坏人不至于太坏,矛盾相交处就是人性的光辉。


人物的多面性。P大爱写正剧有个好处就是人物与人物关系多样,与不同配角相处展现主角的不同性格,而且能有效规避主角只和主角互动的恋爱脑,使人设立体。角色会产生角色本身的个人魅力,而不是CP魅力。人物一旦有个人魅力,之后很多剧情逻辑都迎刃而解,读者都喜欢ta了,其他角色还能不喜欢ta吗。这里重点是不同性格,例如一个冷酷人设的角色,ta和所有人互动都是冷酷,只对主角温暖如春,那ta表现出来只有“他喜欢主角”一个信息量,人设依然单薄,用再多配角烘托他也没用,给观众的信息量并不会增加。人物越多面则越立体,如果能在角色与不同角色互动的不同反应中表现出反差萌,则是加分点。要求作者有丰富想象力,和对多角色塑造的耐心。例如杀破狼里,顾昀对沈易(青梅竹马),长庚(后辈→恋人),皇帝(上级),钟将军(老师),老侯爷(父母),北蛮洋人(敌人)态度都是有区别的,这让人物的人际关系完整,形象立刻就生动了。


层层递进的副本描写,逐步深化设定的存在感。例如顾昀的TAG是他很强,那就要多个事件不断证明他强。这要考验作者文笔,武力值高的角色要求打斗戏,智力值高的角色要求智斗戏。其中打斗戏要求想象力,智斗戏要求逻辑。其中最忌讳的就是剧情与人设相冲,导致人设崩坏,俗称OOC。例如说人物武力值高强,但剧情里一点没表现出人物的担当,还有皮肤白皙腰肢纤细这种描写……能不矛盾吗(。


其中反差萌和这里说的形象崩坏是有根本不同的。反差是同一人物对不同事物人物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顾昀地痞流氓和他潇潇君子骨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形象崩坏(OOC)是角色行为和设定有逻辑上的冲突。


==


剧情安排方面,所有中长篇小说都会有不同剧情副本,其中我觉得分多线平行副本单线递进副本。形象来说,一个是求广,一个是求纵深。这是不同作者写作风格和不同类型的感情线决定的。


多线平行的副本很常见是会换主角,进入副本的时候,全文的主角会变成导游角色,副本本身的主角会是第三人。全文会分成多个平行小故事,而全文主角穿插其中。好处是文的内容会因群像剧而丰富,因为换主角,所以这些主配的故事会独立于主角故事而存在,继而可能产生很多副CP(X)。多种选择,总有一款砸中观众老爷的胃口(XX)不失为一个广撒网不冒险的副本模式。但同时会有主角线被弱化,主角形象塑造不够详细,配角存在感高于主角的风险。


而P大的正剧,很多都是单线递进的副本,相对特点就是主角不变,所有副本服务于一个主线,主角的形象塑造在各个副本中逐步加深,配角的塑造都是为了烘托主角或营造世界观。例如杀破狼里,所有剿匪平乱南北战场前线朝堂副本都是服务大梁改革一条主线,随着副本递进各方矛盾逐渐激烈,感情线也在逐步递进,最后收复失地而感情线也推向高潮。好处是,主角的形象会在层层刻画下有众星拱月之势,主角人设保证丰满完整,甚至会呈现人物复杂性。同时世界观会生动而具体。而风险是,容易因一而失一切,因为全文都为主角服务,所以会失去不吃这种搭配or模式的观众,商业角度上是种冒险。而且配角形象会相对弱化,因为配角都为主角or主线服务,所以全文下来,恐怕观众不会记得几个配角。再有一点是,如果一开始的副本不够刺激,会慢热,再次容易流失观众。




另外原耽文通常都是双主角的文。其中主角出场要快(X),人物篇幅要基本对称,切忌其中一方沦为背景板角色和完全的【为ta而生】的角色。主角的出场最好交替进行,哪怕是在人物分开行动也要照顾两边的剧情发展,交代同一时间段两边的情况,不要一个上线另一个就下线了,剧情内容上也最好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杀破狼很明显是前半部分顾昀主场,后半部分长庚的戏份和作用逐渐加重,但没有任何一方下线。


为了总体篇幅也要详略得当,起承转合“转”字为重,大纲时就定下主线的矛盾冲突点和感情线的转折点(详写),其他就可以适当略写,这样节奏会比较紧凑,小高潮不断,整体也不失完整。其中杀破狼写得很好的一点是正剧的矛盾冲突点和感情线的转折点是重合的,而作为年下文主动方的长庚的成长线又是和感情线有因果有相辅。全文呈现正剧冲突→感情改变→人物成长的连锁反应,合理又通畅。文中把长庚独自历练的四年作了略写,等于直接给出了成长结果,因为这四年除了感情一往而深外没有什么转折,略写大大减少了节奏的冗长。




再者,就是留白的作用。剧本安排上,能向读者清楚传达信息A,这是优秀;而能让读者根据给出的信息A自行思考出结果信息B,这是高明。留白让剧本有思考的深度,探讨的余地,还能精简篇幅。其中杀破狼对主角顾昀的角度的感情线做了大幅留白,无论正剧还是番外,顾昀的角度大多都是用描述性的反应,很少内心戏,有也多是跑火车风格的(X)。这让很多读者觉得人物感情转折很突兀,因为比起从一开始内心戏就很多的长庚,顾昀这方面可以说很多空白。但P大只是没有直接写,她其实从很多间接描写和前后对比表达了人物内心,总会有读者看得出来。这让人物内心显得神秘,引人讨论,同时也符合了人物内心含蓄的年长性格。假设双主角两边内心戏都很足,读者是一看就懂了,但就显得儿女情长成分很重,所以这里的留白可以说是很聪明的写法。


==


最后中心思想方面,P大的风格总是立意人性积极面,她会写悲剧,但其中总会萌发出希望,从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方面,这是值得赞扬的。但不能强求,有的文目的就是爽,也不能说人家不好,存在即合理。


但正是这种立意的积极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使全文显得大气,格局宏广。不得不说《杀破狼》里体现的也是一种英雄主义,为民族存亡百姓民生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大义。但不同于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多是心怀天下的,带有牺牲精神君子气节的。正是作者对这种民族精神的通透解读,才能成就《杀破狼》的格局,才能区别于其他同是主角拯救世界的文,引起读者的精神共鸣,而不是单一个爽字了得。


==


暂时来说想到这么多,简直又要变成P吹文(……)但我想说,上面的手法说起来容易,但实操起来要反复论证才能合逻辑不OOC,形象丰满而节奏紧凑。P大的《杀破狼》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文里有很多她以前小说的影子,应该是经过之前的历练,修改过去的不足再加塑造新世界观才有了这篇《杀破狼》。


所有的创作者都是在过去的练习中取长补短,再研究吸取他山之石才能出好作品,这点才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评论

热度(3514)

  1. 共6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